小耳醫師 - Dr. 陳潤茺

View Original

小耳症的治療現況 (上) - 舊術式的限制

外耳型態的治療,從1940年代 Dr. Tanzer 發表用肋軟骨移植重建外耳之後,普遍被認為進入了現代耳重建的世代。

外耳是我們人體一個巧妙的器官,他的構成是彈性軟骨和皮膚,你可以想像它是一張不太厚的紙折出形狀。我們的重建的想法首先是希望有一模一樣的組織或器官可以使用,所以任務是取得構成支架的材質和皮膚的覆蓋,但耳朵自身組織沒有形狀一樣的組織可以使用。

photo by Zack Jarosz

器官移植在技術上可行,可是為了耳朵外型,而必須吃抗排斥藥物,其衍生的風險就不構成條件了。當我們沒有一樣的東西可以使用時,”like with like” 的概念是重建的基本思考,因此拿肋軟骨做外耳重建。肋軟骨具有多量,可雕刻組合的特性,所以很長時間被認為是重建方案的第一選擇,從最開始要六次手術,進步到兩次手術,甚至單次手術完成,肋骨一直被廣泛接受。但有趣的是,外耳重建手術一直被視為困難挑戰的手術,而且也常讓人感到挫折,究其原因,除了案例相對少,醫師不容易累積經驗外,”成也肋骨,敗也肋骨” 是最大的不可控因素。因為肋骨必須等待患者長大,通常建議十歲以上,肋骨的品質可能也決定了手術的品質,而肋骨的品質,並非我們可以控制,雖然現在我們嘗試術前執行肋骨品質的檢查,但仍然無法對手術品質提供完全的保障。再者,取肋區的變形及疼痛問題都是許多患者及家屬裹足不前的原因。

肋骨最大的問題仍在於它的不穩定,及它形成耳朵3D型態的能力,我們知道耳朵是一個凹凸有緻,薄而小巧的立體結構。一根一根的肋骨要形成大小、空間關係以及厚薄與健康側耳朵一致的3D結構,幾乎是不可能的。也就是說我們可能可以組合成型態非常接近的3D支架,但也許是偶一為之,或是不夠穩定,那當然沒有辦法有好的結果。因為材料的限制,所以困難的狀況總是存在,也就成為會讓人挫折的手術範疇了,如何能夠沒有限制的形成3D耳型? 忠實呈現對側健耳的薄度、柔軟度? 沒有取肋區的痛點? 如何縮短手術次數? 如何手術年紀往前移動? 人工材料或是組織工程提供了想像空間。

續: 小耳症的治療現況(下) - 新時代的可能